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境界的博客

心界比眼界更重要

 
 
 

日志

 
 

关于综合性学习  

2013-10-26 22:49:26|  分类: 名师引路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关于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

 

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但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它不具备比较单一的内容目标。综合性特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学习内容的综合,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2.语文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沟通,提高综合能力,促进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共同进步;

 

3.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以致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分别是:

 

第一学段(1-2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年级):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实验稿》,仅在第三学段第3条,加了辨别“美丑”要求,可以说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在“教学实施建议”部分,加了这样一句:“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很明显,就是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条件,实现综合性学习的新发展。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内容,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的进步,与世界性母语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有着许多相同点。

 

在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多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确立目标内容,而这种“综合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要求,或糅合于听说读写之中,或作为单项列出,厘定较为详细的条项。

 

如宾夕法尼亚州的《阅读与写作学术标准》共有10大项,其中“阅读”有3大项,分别为:

 

“学习怎样独立地阅读;

 

阅读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得出结论;

 

阅读、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

 

在“阅读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得出结论”中,对8年级学生提出下列要求:

 

“从多种资源中找出具体细节维护或驳斥一种概念;运用多篇文章中的例子支持一种结论;判断信息来源的有效性”等等。

 

该州标准的第9项为“研究”,对8年级学生的要求为:

 

“精选一个研究的主题;

 

确定适合研究主题的有效资源,包括原始的和二手资料;证明资料的准确性;

 

在学校图书馆或媒介中心查找适合主题的资料并到公共图书馆查找与主题相近的资料;

 

使用并解释图书馆基本的分类系统;

 

使用卡片目录、文学作品读者指南和其他索引(传统方式或电子方式)查找信息;

 

运用电子媒介的优点(如菜单、信息库、检索技术)查找信息;

 

使用下列方法收集信息:

 

·书籍,包括字典和百科全书、图表集和年鉴

 

·报纸

 

·期刊

 

·听觉/视觉资源

 

·会谈

 

·调查

 

·资料

 

·其他人工手段

 

对有关研究主题的内容做笔记

 

在研究的基础上做主题陈述

 

从研究中组织、总结和陈述中心思想

 

在文献目录中运用文献编辑的标准方法精确地、正式地确认他人的思想、印象或信息。”

 

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基本上是分年级提出要求,自3年级开始就有“研究与技术”要求,4年级要求“写信息资源”,自5年级开始要求“写研究报告”。

 

对8年级的具体要求如下:

 

写研究报告:a定义一个主题。

 

b记录重要信息源的重要观点、概念和直接的引用语;合理地阐释与总结关于这一主题的所有看法。

 

c运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区分每一资料的特点和价值。

 

d组织并展示图表、地图上的信息。”

 

加州标准在“听和说”的要求中,也有类似的目标,如8年级的“听和说”部分,具体提出:

 

“进行研究性的口头发言:

 

a定义主题。

 

b记录来自重要信息资料中的观点、概念、直接引语,并解释所有的相关证据。

 

c使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区分每一资料的特点与价值。

 

d组织并使用图表、地图上的信息。”[1][1]

 

在发达国家中小学生的研究品质、研究成果面前,我们自然有压力,有紧迫感。

 

十余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有了许多新认识、新经验,也有许多障碍和困难。一是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不恰当评价的引导,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二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别悬殊的国情所局限,如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对许多地方而言,可望不可即。后一个原因并不能成为综合性学习不可逾越的障碍,几年来,实验区一些条件甚差的学校,想了许多办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应受到高度关注。而有些学校花了大量财力建设的网络平台,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标准里有些基本的研究要求,仍然未引起重视。如资料的查找和引用,当前,我国大学里的仍然有研究生不知(或故意)使用“标准方法”,规范地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而这些方法和规范意识应该从中小学抓起。

 

美国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使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区分每一资料的特点与价值。”“在文献目录中运用文献编辑的标准方法精确地、正式地确认他人的思想、印象或信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不论是从“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目标出发,还是从提倡优良学风,革新语文课程内容、方式,培养创新精神着眼,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程中具有研究品质的综合性学习。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从已经出版的各套语文教科书中,可以看到具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下面的内容举例及其评介,为给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便,也让大家有进一步创新的基础。

 

第一学段(1-2年级)

 

1.春天湖南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

 

2.庆祝六一儿童节语文出版社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围绕“春天”的语文活动,从语文学习出发,让孩子种花养蚕,在实践中感受春天,记录春天。这样的活动,李吉林老师坚持不懈,她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享受生活,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由此,也可以说,“综合性学习”不是别出心裁的新鲜事,而是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二年级下册学生“庆祝六一”的活动,已经有经验了,如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策划部分内容,参与的积极性可能更高,写出来、画出来的内容可能更生动。

 

第二学段(3-4年级)

 

1漫游寓言世界湖南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

 

2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长春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

 

3策划新年联欢会语文出版社A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漫游寓言世界”是结合前一单元的课文设计的,让孩子扩大阅读面。这个活动简单易行,如果经常开展,相信学生受益不浅。

 

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调查”就有一定难度了,需要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并提出一点解决办法”。这个活动的优点有二,一是有指导地让学生自主活动,二是和语文学习结合紧密,有利提高语文素养。

 

策划新年联欢会”显然提高了学生自主活动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过程指导清楚,有民主,有集中。学生要写方案,写节目单,写通知……还有哪样应用文的写作,有如此明确的“应用目的”?有如此及时的“应用效果”检验?让语文学习“活起来”,是设置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目的之一。

 

第三学段(5-6年段)

 

1遨游汉字王国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2说名道姓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3读报与剪报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4我的成长册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下册

 

5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语文出版社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遨游汉字王国”就汉字学习,提出了诸多活动建议和具体的活动要求,内容多,可选择空间大,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不断调整方案。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按活动专题再分工,既可避免过多的重复研究,也能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说名道姓”既是识字的深入,也是传统文化的探究。“知识竞答”有趣而实用;“大名小名”给孩子带来温馨回忆;“无名国旅游”给单调的名姓研究放飞了想象的翅膀。编者构思细致,教师使用时就方便多了。

 

“读报和剪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帮助他们了解报纸,阅读报纸,关注传媒的语言变化。剪报也是一种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持之以恒,大有好处。成果展示,注意到评价标准的多元,有利对全体学生的激励。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我的成长册”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共同探讨“语文学习集锦袋”的意义和制作方法,指导细致,相信会给老师许多启发。

 

“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类似“采风”,要求可高可低,即使在偏远的学校,也有条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创新,农村老师同样大有作为。

 

有些综合性学习跨越了学科界限,要与其他学科结合,这是必要的。但是要把握好分寸,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学段(7-9年级)

 

探索月球奥秘(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上册)

 

1.献给母亲的歌(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下册)

 

2.搜集农谚(河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上册)

 

3.做鸟类的朋友──爱鸟周活动(长春出版社《语文》七下册)

 

探索月球奥秘”专题,属于大型活动,分解成若干小专题,组织自主活动,并为开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这种设计,突出了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将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要求也融入其中。

 

献给母亲的歌”安排在写人单元,与其中的阅读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有相关性。首先要开展四项学习活动,即搜集相关语文资料、采访自己母亲、进行讨论交流、举办主题班会。在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献给母亲的歌,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行动,也可以是其他的表达方式。

 

对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农谚确实是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资源。它是广大农民多年生活实践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又是民间语言的精华之一,经过多年的交流、传诵,文字精炼,结构整齐,音调和谐压韵。开展搜集农谚的活动,相信农村学生愿意参与。

 

做鸟类的朋友──爱鸟周活动”的最终指向是语文性的,如写调查后的报道,写爱鸟呼吁书,搜集网络资料和图片,搞一次展览,等等,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了解,探究过程的进行,应尽量体现语文的学习特色。(第四学段资料及评析为方智范教授提供)

 

第三节综合性学习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比较《实验稿》,关于此部分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了如下的评价思想。

 

一是关注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态度。老师应该设计有挑战性的活动;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激励创新探究精神,特别要重视“有新意的思路、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

 

二是强调评价要体现语文学习的特质,要关注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没有这个特质,也就失去了语文课程的本色。

 

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评价,随机的评价较多,需要教师变成自觉的评价行为──即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关注学生有新意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等。对这些表现与结果及时作出诊断,使用“激励、调整、引导、示范”等各种方式,促其发展。比较客观的有计划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法则专业性较强,需要深入探索,下面介绍的表现性评价可供尝试。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综合性学习是将实践放在第一位的。例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要求学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等,其意图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探究。它要求从语文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学习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一些教学活动建议带有举例性质,不可能也不必遍举。各学段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具有开放性,给学校、教材编著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特点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这是单一的纸笔测验所难以胜任的。首先,选择题和其他各种客观题倾向于强调事实性的知识和低水平的技能,而忽略了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其次,这种测验对教学的导向与综合性学习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不很相符,因为后者强调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去建构知识,并用适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要得到一个单一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这样,一些反映教学评价新理念的评价方法就必然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重要的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也称“真实性评价”,它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正的任务。但真实性有不同的程度,实际应用中并不强求任务的情境一定要是绝对真实的。例如,教学中往往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模仿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更少借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表现来进行评价。不过,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任务的真实性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包括口头表达、问题讨论、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以及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做”,而不只是知道;在表现性评价中,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表现性评价更适合于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组织、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口头或行为表现等。

 

(一)限制性任务

 

限制性任务对学生的预期表现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描述得很明确,从而使学生的表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展开。限制性任务通过约束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使任务的结构性更强,并只需要较少的完成时间。这样就可以执行更多的任务,使得测查内容的覆盖面更加宽泛。因为结构性较强,限制性任务的评分也比较容易。

 

案例11-1

 

·在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一种你喜欢某位童话作者的资料,结合他的某一作品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除了评价学生介绍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追问,评价他们查找资料的途径、方法。限制性任务通常要求学生进行真正的操作和动手活动,例如设计海报、查找资料等等。

 

(二)扩展性任务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扩展性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针对一个主题,自主地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用的信息。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检索、观察、设计一个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让学生自己鉴别哪些资料对完成任务最有用。对这一过程产生的结果,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设计图表、使用照片或图画、建构简单的模型等。[2][2]

 

扩展性任务则更多地涉及到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完成这种任务往往要求学生具备多种技能、独创性、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等。

 

预先告之评分规则,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完成任务的预期目标

 

详细说明在评价行为表现时所使用的标准,可以使学生明确任务的预期目标。这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努力的方向,还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在下面的例子中,列出了像活动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的生动性以及活动总结的深刻性等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标准显得更清晰。

 

案例11-2

 

策划一个“班级读书报告会”。你的成绩将从活动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的生动性以及活动总结的深刻性三个方面来评价。

 

(三)综合性学习后对学生过程中的态度表现评价

 

在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的方法,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各种方式。等级量表可以作为评价工具。

 

等级量表通常包含不同的水平等级(如优秀、好、一般、差)或频率等级(如总是、经常、有时、从不),对不同的等级还要提供相应特征和表现的描述。

 

等级量表样例

 

指导语:通过把*放在下面每一题目水平线上的某一位置,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后边的“其他意见”一栏中,你可以写上你的意见,用以进一步说明你的评价。

 

1.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程度如何?

 

       从不参与       和小组成员有同样       比小组里其他__________

     非常被动__________  的参与程度________________  成员参与得都多_______

 

其他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的作品分析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作品包括为活动制订的计划、海报、图画、视频、调查问卷、发言演讲、研究报告等等,这些作品应该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的。评价的对象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小组。在下例活动中,尝试收集学生的作品。

 

案例11-3:

 

·参与“日本福岛地震与核安全”问题的讨论,然后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在班上策划一个小型图片或实物展览,主题可自定。并要求写出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某班(几位)同学“网上读写与交流”现状调查。请你就此问题尝试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对收集到的作品可以从下列方面作出评价:

 

1.作品内容的丰富程度;

 

2.作品内容的正确(或准确)程度;

 

3.作品在同伴(或受众)中受欢迎的程度;

 

4.作品在观点或表达形式上体现的创新意义;

 

5.作品语言文字的规范程度;

 

6.研究报告引用资料来源是否清楚标出,这些资料的可信程度等等。

 

对这类综合性较强活动的评价,可以将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与作品分析评价结合起来,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通过诊断、分析、反馈、鼓励、改进,达到评价的目的──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雷实,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大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湖北省书法家学会会员。承担过教育科研规划“八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教改实验系统调查与评估”(任副组长)主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题“教育实验成果评价标准与方法”、教育科研规划“九五”期间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实验方法论研究”。)



[1][1]引自雷实主编《中美语文课程目标及评价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组内部资料。

[2][2]本部分内容参见雷实张勇夏雄峰编著: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雷实张勇王帅编著: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Robert L. Linn & Norman E. Gronlund. 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 M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90.

2013-01-01  人教网
关于综合性学习 - 境界 - 境界的博客 下载:
  评论这张
 
阅读(21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