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境界的博客

心界比眼界更重要

 
 
 

日志

 
 

同课同构  

2014-04-01 15:09:15|  分类: 教育艺术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同课同构

目录

1 简介

同课同构  就是针对共同的教学课题,进行集体备课,让不同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整合,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使用共同的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由不同的老师根据个人素养,用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
同课同构  同课同构,通常是同一个教研组内的不同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课件、甚至是相同的板书进行执教。听课者对不同老师在相同教学环节下的不同的引导语言、启发方式、激励手段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记录,课后根据记录进行审视和比较分析,总结出最佳的课堂教学调控机制,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在新的班级或新学年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使用。同课同构

2 由来

  同课同构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变化, 而同课同构不仅在备课上优化了资源,而且在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上发挥了最佳功效。虽然是同构,有着共同的设计和教学手段,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同构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还应该关注教师,从而使同课同构这种教学模式更好的促进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3 历程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教”与“学”也由形式上的模仿发展到本质上的创新,课堂教学正在从新课程的“形似”向“神似”转变。在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单靠教师个体解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阻碍着课堂教学的发展和深化。为了使课堂教学不断正向发展和深化,以“同课同构”为平台,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力求达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课堂结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切合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同课同构,传达着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同课同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引发智慧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教学在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中得到升华,共同构出精彩而有效的课堂。

4 特点

  统一教学内容。
  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相同或相似的课件、甚至是相同的板书进行备课以及执教。教师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也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奋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不同教师的上课方式都会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使同课同构的课堂极具个人魅力。
  同课同构,同中有异,同样的设计,不同的课堂,这里的不同既有学生的因素,又有教师的因素。因此,同课同构中还要求从“同”中找出“异”,并以此为切入点关注学生和教师,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共同的设计,共同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更好地把握了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发现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同课同构,使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共同关注的问题更加关注,不仅进行理论层面的研讨与交流,更进行课堂实践检验与探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评论这张
 
阅读(308)|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